新光證券2908特力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外資賣超100億 台積未見底 台股雞肋行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.10.25 台股示意圖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外資賣超100億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38億元 外資等三大法人周二(10/25)賣超台股38.56億元。包括外資與陸資持續用股票換鈔票,賣超100.87億元;投信法人逢低酌予布局,買超3.05億元;自營商在台股破底之際,選擇逢低加碼,自行買賣部分係買超48.32億元,避險部分係買超11.03億元,合計單日買超59.26億元。 業內人士指出,台股近期量能無法放大成常態,致潛水無大魚,短線的選前行情頂多僅具「雞肋」滋味,簡單的說,即短多食之無味,棄之又可惜。 目前看起來,台股除內部持股信心不足外,外部的消息面,包括俄烏戰爭還未見停火跡象、兩岸緊張關係暫無解、中美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仍方興未艾,與FED及歐洲央行等為抗通膨持續大幅升息等,仍多對盤勢變相干擾。因此,美股極短線即便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強彈,但挹注台股多方的力道仍相對有限。 另外,從技術面觀察,短期台積電未止跌回穩,或說台積還未尋獲短期底部區之前,操作仍暫宜低調與保守。 因為市場認同的多方精神指標,仍以台積演出動向馬首是瞻;短多的台塑四寶與電信三雄,還屬雞肋走勢,挹注指數抗跌仍相對有限。 (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) 台積電重摔4% 台股挫190點收12666點創近2年新低 美股勁揚無助點火,在地緣政治利空干擾下,台股今天開低走低,台積電重挫逾4%,指數終場下跌190.86點,收在12666.12點,跌幅1.48%,創2020年11月以來低點。 美股財報季本週邁入高潮,道瓊指數24日勁揚417點,4大指數齊揚,但無助台股點火。在地緣政治因素干擾,以及新台幣重貶下,台股今天開低走低,盤中一度挫逾220點,下探12629.48點,在亞股中表現弱勢。 台股加權指數終場下跌190.86點,收在12666.12點,跌幅1.48%,成交金額新台幣1885.14億元,指數跌破前波低點,創2020年11月以來新低。 觀察類股走勢,上市半導體股重挫3.68%,生技股也大跌逾2.7%,其他類股則下跌約2.6%;但網通股、油電股、玻璃股相對強勢,上漲約1%。 觀察權值股走勢,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市場雜音不斷,傳出資方要員工多休假,導致盤中擴大跌勢,下跌16元,收371元,跌幅4.13%。鴻海小漲0.49%,大立光上漲1.45%。貨櫃三雄則漲跌互見。 分析師指出,在台積電重挫下,台股今天不但跌破前波低點,也跌破12682點重要支撐,12682點這個數字代表的是,台灣加權指數在1990年2月12日所達到的歷史高點,這個數字一直到了2020年7月30日才被12691點突破,這也顯示近期市場信心極度薄弱。 (中央社) 《盤後解析》神山成空頭箭靶 台股底部勿亂猜 美股大漲未能激勵台股今日表現,受台積電(2303)、聯發科(2454)等權值股下殺影響,賣壓越來越沉重,指數沿5日線下挫,金融、傳產及油電燃氣等抗跌,盤中跌幅雖然一度收斂,但尾盤空方又占上風,終場加權指數收在12666.12點,續探近2年新低,大跌190.86點,成交值1885.14億元;OTC指數收在159.26點,下跌3.11點,成交值為360.46億元。 證券分析師張陳浩說,今日股匯雙殺可以看出資金逃出潮,在台幣續貶、台積電下跌,台股很難擺脫頹勢,目前散戶、中實戶、外資都不進場,在沒有積極的買盤下,不要任意猜測底部的到來,操作上保守以待,若是有反彈,持股比重高者宜減碼。 美股近兩個交易日大幅反彈了將近1千點,但台股卻持續破底,張陳浩說,現在台美利差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美國海外債現在殖利率有到5%左右,吸引資金匯聚,台灣股市資金動能流失。他說仔細觀察今日台股走勢,台股早盤雖跌,但盤中跌幅收斂至80餘點,可以看到國安護盤的跡象,不過,賣壓實在太沉重,尾盤才會大跌190點,加權指數續探近2年的新低。 台積電ADR大跌近4%、總裁魏哲家罕見發出員工信,鼓勵員工多休假。今日台積電開低走低,收在最低371元,下跌4.13%。面對台積電持續破底,存股族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?張陳浩直言,若是存股一族,心裡要有數股價也許還會持續破底,但要記得「股神」巴菲特所說別人恐懼時我們要貪婪,逢低慢慢的分多批建立持股水位,採金字塔的方式,慢慢慢慢的布局。 盤面上,台積電今日跳空破底收最低371元,市值直落9.7兆,下跌4.13%;聯發科(2454)遭外資唱衰,目標價降至580元,今日開高走低,收在563元,下跌4.25%;板卡族群人氣旺盛,青雲(5386)、撼訊(6150)、華擎(3515)收盤漲幅在1~3%不等。 由從籌碼來看,外資昨日在現貨市場賣超約14億,在期貨市場減碼多單3000多口,整體淨多單口數回到約8000多口,屬偏空調整。今日股匯雙殺,新台幣兌美元盤中貶破32.3元,短線台股難以扭轉外資賣壓,切勿隨意猜底。 (時報資訊 郭鴻慧) 延伸閱讀 拉高車用產能 這檔轉機有戲 台積電跌破380元 九妹慘淪超級大韭菜 10/25盤中熱門焦點股 拜登摧毀陸晶片業奏效?戳中這致命傷了 逾200檔個股盤中破地板價 法人曝止跌關鍵   台股三大法人

新聞02

MoneyDJ新聞 2023-01-10 07:30:4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莉(Mary Daly, 見圖)週一(1月9日)接受華爾街日報知名聯準會(FED)觀察家Nick Timiraos專訪時表示,她認為聯邦基金利率必須高於5%,下次利率會議的升息幅度可能是一碼或兩碼。她說,美國目前尚未出現薪資價格螺旋上升跡象、通膨預期尚未出現變化,這在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FED的抗通膨決心。 戴莉指出,通貨膨脹仍是美國普羅大眾最關心的議題、遠勝過經濟衰退疑慮,不包括住房服務的核心服務通膨尚未出現下跌跡象、這部分對通膨率逐步降至2%來說相當關鍵,可持續的薪資成長水準是2%的通膨率加上中長期生產力增幅。根據她的預測,美國個人消費支出(PCE)價格指數年增率在今年底可望降至接近3%水準,2024年底接近2%、2025年初達到2%。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利率決策會議將於1月31日至2月1日進行。戴莉今年不具有FOMC利率決策會議投票權。 美國週薪年增率創2021年最低 FED主席鮑爾(Jerome H. Powell)去年11月底表示,排除住房不計的核心服務通膨佔美國核心PCE價格指數過半比重,因此這可能是了解核心通膨未來動向的最重要類別。 美國11月排除住房租金不計的服務通膨(Services less rent of shelter)月增率(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)自10月的-0.1%(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)升至0.0%、連續第2個月未見正值,創2020年3-5月以來最長低迷紀錄。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(BLS)1月6日公布,2022年12月民間所有受薪族平均每週薪資年增率自3.6%降至3.1%、創2021年5月以來最低,2022年下半年均值報3.9%、創2019年下半年以來最低。 (圖片來源:舊金山聯儲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新聞03

MoneyDJ新聞 2022-11-24 09:19:11 記者 郭妍希 報導根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(FOMC)11月貨幣政策會議記錄,聯準會(Fed)官員相信,升息速度可能「很快」就會減緩。 CNBC、英國金融時報等外電報導,Fed 23日公布的FOMC 11月1~2日貨幣政策會議記錄顯示,「大多數」(substantial majority)決策官員都同意,放緩升息速度「可能很快就會成為適當舉措」(likely soon be appropriate)。 紀錄並顯示,上述評估之所重要,是因為貨幣政策調整對經濟、通膨的效果是延遲的,影響也充滿不確定性。「在這種環境下減緩升息速度,讓委員會更有餘裕能評估『就業最大化』、『物價穩定』這兩大目標的進展。」 根據紀錄,有些與會成員認為,放慢升息速度有望減少金融系統的不穩定風險。官員們認為,經濟的風險如今偏向下方。 官員們對緊縮貨幣政策的延遲效應展開激烈辯論。他們提到,對利率敏感的產業(例如房市)已開始迅速修正,但政策「何時能對整體經濟活動、就業市場及通膨發揮效用,還是相當不確定。」 部分Fed官員相信,對經濟施加的壓力恐怕得比原本預期多一些,因為通膨至今仍鮮少有降溫跡象。部分人也表示,直到政策利率開始明顯限制經濟活動、通膨降溫訊號更加明顯前,放緩升息應再等等。然而,其他人卻不認同,警告這段時間累積的升息行動,可能會超出壓制通膨所需。 紀錄顯示,官員們認為,大眾對於Fed會將利率升到多高的關注也很重要,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升息的速度。紀錄提到,終點利率(terminal interest rate,指Fed升息循環終點)很可能會比官員之前預期還要高。 FOMC 11月決定連續第四度升息三碼(75個基點),將利率拉升至3.75-4.00%,創2008年以來新高。經濟學家普遍預測,Fed 12月14日會將升息幅度減緩至兩碼。市場並預測,Fed 2023年會再升幾次息,最終把聯邦基金利率拉高至5%左右,之後也許會在2023年底降息。 Siegel轟Fed犯成立110年最大錯誤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(Wharton School)知名財經教授Jeremy Siegel之前曾痛批,Fed正在犯下成立110年來最嚴重的錯誤之一。 Siegel 9月24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,「所有原物料價格快速上漲之際,鮑爾及Fed說,『我們看不到任何通膨,2022年不需要升息。』如今所有原物料、資產價格都在跌,他們卻說『頑強的通膨讓Fed必須在2023年保持緊縮。』我實在看不懂這種做法,貨幣政策已經太緊!」 基於上述原因,Siegel認為,Fed將導致經濟痛苦地衰退,美國的藍領及中產階級得付出代價。他認為,Fed不該持續升息直到通膨重返2%,而是應讓不斷滑落的原物料價格分攤對抗通膨的重擔。 (圖片來源:聯準會) 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
9944新麗高殖利率股票推薦, 5525順天2023存股推薦dcard, 6505台塑化小資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2023新光證券開戶注意事項》 2023京城證券手續費開戶推薦 2023口袋台股定期定額最低2023第一次證券開戶券商推薦》 2023國票定期定額手續費開戶禮 3021鴻名2023存股名單

 

arrow
arrow

    s66ykt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